索引号 | 5304002024155706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9-25 |
创业养锦鲤 蹚出致富路——访观赏鱼养殖户李发云
秀溪社区干部与李发云拉起渔网,查看种鱼生长情况。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邓星瑞 史忆康 文/图
在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社区,有一个面积近70亩的鱼塘,里面养殖了锦鲤、锦鲫两个大类,共包含11个品类10余吨观赏鱼。鱼塘主人李发云凭借对观赏鱼产业的深刻洞察与不懈追求,不仅实现了个人致富,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转型之路 从鲤鱼苗到观赏鱼
李发云的养殖之路始于1999年。那时,他跟随姐夫在峨山县化念镇养殖鲤鱼苗,由此积累了丰富的鱼苗繁育、孵化和养殖经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观赏鱼市场的巨大潜力。“当时我看到了观赏鱼行业的发展前景,再加上它的经济价值高于一般鱼类,所以就决定投身观赏鱼养殖。”李发云说。
为了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李发云不远千里前往广州学习。在那里,他深入研究观赏鱼的品种特性、养殖方法及市场趋势,为日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克服困难 深耕观赏鱼养殖
2004年,李发云在红塔区飞井水库旁租下鱼塘,购买观赏鱼鱼苗进行养殖。2007年,他向银行贷款15万元,从广州购买了160余条观赏鱼种鱼,开始培育鱼苗。然而,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观赏鱼的配种、产苗时间、挑种等关键环节都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面对这些挑战,李发云没有退缩,他全身心投入到养殖工作中,从鱼苗的挑选、养殖环境的营造到饲料的选择、鱼病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验,李发云终于掌握了观赏鱼种苗培育的核心技术。2011年,他培育出的鱼苗花色、品质达到了80%的可控率,他的养殖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品质为王 赢得市场认可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李发云培育的观赏鱼鱼苗品质日益优良,逐渐赢得了市场认可。2013年,他的鱼苗开始实现盈利,并逐步占据了云南的市场主导地位。到2017年,在云南的市场上80%的观赏鱼鱼苗都出自李发云之手,年销量高达500万尾。
面对市场的认可,李发云并未止步。“销售鱼苗并不能让我满足,总觉得自己要好好养出成品观赏鱼,让大家看看自己的水平。”李发云深知,只有不断提高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技术,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观赏鱼产品。
发展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李发云将观赏鱼养殖基地迁至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社区,自此开始专注于成品观赏鱼养殖。如今,他的基地每年销售成品观赏鱼近2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李发云也不忘回馈社会。“这里基础条件有点差,因此我就想从环境上、水质上进行改造,让大家来到这里时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李发云说,他计划通过改造养殖环境、提升水质等方式,为前来参观的客户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同时,他还计划带动更多养殖户加入观赏鱼养殖行列,通过技术培训、资源共享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水平,增加收入,共同推动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李发云的故事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缩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小观赏鱼也能成就大产业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关阅读:
- 江川新农人种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江川新农人种出“莓”好生活 2025-05-16
- 党建引领产业兴——大西村民共奔致富路 2025-05-15
- 李昂:用青春与智慧浇铸钢铁事业 2025-05-14
- 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云震应急·2025”大震巨灾五位一体联合救援演习期间对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临时管控的通告 2025-05-14
- 科技创新领航 助力云菌出滇 2025-05-12
- 精微之处见仁心——记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晓松 2025-05-12
- 活力红塔 ·青春玉溪——红塔区文体旅融合“李棋活力创享带”策划方案编制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5-07
- 关于李宛杰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