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9101378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日报 | 公开日期 | 2019-02-11 |
二维码“扫一扫”安全风险早知道
二维码“扫一扫”从刚开始时一种新鲜好玩的体验,逐渐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可以见到二维码的影子,出门可以不带现金,手机扫码已成为日常习惯,便利快捷的优势成为我们最喜欢的消费方式之一。然而,这看似简单的黑白码有时或许并不是那么的“简单”,我们很难辨认出它潜在的信息安全威胁,如何安全地“扫一扫”尤为重要。
二维码生成门槛较低,随意找到二维码生成器就能生成。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二维码,在其中暗藏陷阱,病毒软件、恶意链接通过生成转换工具很容易就能生成带病毒的二维码,手机扫码使用后,病毒软件就可以进入手机,扫码相当于点击了一次病毒链接。因扫描来历不明或含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而遭受经济损失或重要信息泄露的报道也屡见报端。
二维码的普及使用让人眼花缭乱,每一张二维码图像看似普通,实则包含了复杂的信息,正确鉴别和验证二维码的可靠性难度大,辨认起来很不方便。目前,二维码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
1.二维码内隐藏恶意链接
二维码承载的内容可以是一个链接,而现在的扫描软件不会对链接的安全性进行检测,一旦扫描带恶意链接的二维码,手机就会感染病毒,被不法分子利用带来隐私和财产安全威胁隐患。
2.二维码内含有个人信息
机票等含有我们个人信息的二维码,不法分子可以通过专业的读取软件或设备轻易读取二维码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能针对我们进行电信诈骗等安全危害。
3.二维码自身安全性不足
目前的手机支付终端在完成二维码扫描后,一般只要求输入支付密码或者短信验证码,甚至可以通过短信重置密码,这种支付过程的验证方式过于单一,存在短信劫持、篡改密码等问题。
二维码“扫一扫”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如何安全地“扫一扫”?保持安全警惕最重要。
1.关注二维码来源,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扫描之前提高警惕仔细分辨,二维码是否存在被更换、被涂改、被覆盖、被粘贴等伪造痕迹,扫码付款时仔细核实确认。
2.扫描二维码后,应仔细检查页面上的所有文字,如需安装新的应用程序,则不要轻易点击安装。
3.利用手机管家等安全软件二维码检测功能协助判别是不是恶意链接,背后是否有恶意软件,减少阻断恶意二维码的危害。
4.在参与涉及扫码等活动时,要核实对方用户的真实性,参与正规的消费或娱乐活动,谨慎理智对待。
5.不要在社交平台上晒与个人有关的带有二维码的各类票据等,增强个人安全意识。
(玉移)
相关阅读:
- “院坝消防课堂”筑牢安全“防火墙” 2025-05-09
- 江川:扛牢扛实政治责任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5-09
- 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法院智能库房环境调控及安全监控一体化系统工程成交公告 2025-05-07
- 红塔区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 2025-05-07
- 旅游+购物 外国人提着行李箱来“扫货” 2025-05-06
- 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研究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2025-04-30
- 红塔区全面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屏障 2025-04-30
- 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安全生产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点建设工程项目成交公告 2025-04-25
- 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法院智能库房环境调控及安全监控一体化系统工程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4-25